一、学科概况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平度院区血液内科成立于2020年10月。科室不仅拥有舒适、便利、洁净的就医环境,而且具有临床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的医护团队。我们将坚持以人为本,秉承“就医无障碍,服务无止境”的服务理念,打造成具有一定规模和专科医疗特色的医教研全面发展的科室。
二、人才梯队
目前科室共有医师5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1名,博士学位者2名,硕士学位者3名,硕士生导师2名。科主任崔中光,为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山东省老年医学学会血液病专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血液分会委员,山东省罕见疾病防治协会血友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著作3部,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科室对青年医师重点培训,定期举行学术讨论会,不断跟进国际前沿知识,铸造了引领科室发展的中坚力量,为更好地服务患者助力。
三、专业特色
血液病学科亚专科体系健全,包括急性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红细胞疾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出凝血疾病六个方向。对多种常见和疑难血液疾病的诊治,尤其在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血友病的诊治上有明显优势。开展了骨髓细胞学、出凝血系列检查、白血病MICM分型等诊断技术,进一步提高了疾病诊疗水平。
⑴急性白血病精准诊疗:白血病是常见的血液肿瘤,不同类型治疗方案和疗效差别大,目前国际趋势是精准个体化治疗。我科综合采用形态学、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先进检测手段,对每一例白血病患者进行精确诊断分型,评估风险分层、筛选治疗靶点,通过以上信息,为患者量身设计化疗、靶向药物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等个体化治疗方案,大大提升了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和无病生存时间。同时新药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针对FLT3-ITD基因突变的索拉非尼、Bcl-2抑制剂维纳托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对于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临床试验及去甲基化药物联合新药等治疗方案也为患者延长生存期。
⑵淋巴瘤/骨髓瘤靶向治疗:我们采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流式细胞术和染色体核型分析、PET-CT等综合技术,建立了淋巴瘤/骨髓瘤精准诊断分型/分层体系,通过化疗、靶向治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新药临床试验等方法对患者实施分层、个体化和靶向治疗,对于淋巴瘤患者很大程度的提高了治愈率,对于骨髓瘤患者进一步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同时也大大的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⑶血友病综合关怀:我们对血友病患者实施血友病综合关怀护理,设有血友病诊疗中心,定期培训血友病患者自我注射及自我护理知识与技能,建立患者登记、随访管理制度,定期举办血友病患者知识教育和诊治新进展讲座,多学科专家组成综合团队协助解决血友病疑难并发症的诊治。
四、医疗技术
科室开展了骨髓穿刺术、骨髓活检术、腰椎穿刺术、鞘内注射化疗术、PICC置管术等多项检查及治疗技术。通过骨髓穿刺术及活检术可快速、精准作出诊断;腰椎穿刺术及鞘内注射化疗术为中枢神经系统侵犯提供了防护作用;PICC置管术大大减少了患者化疗药物外渗引发血管静脉炎的机率,避免了多次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痛苦。同时科室设立了专科穿刺室,建立了规范操作流程及相关制度,并制定了相关临床护理路径,全面保障病人的顺利康复。
五、护理服务
科室护理人员5名,针对血液科专业特点,护理团队制定并落实了贫血、出血、感染、化疗药物副作用等护理措施。根据分级护理指导原则,积极探索专科特色护理:PICC置管及护理、血友病综合关怀护理等。通过改进服务流程,创新服务举措,在医护患沟通、服务细节、病人知情等方面做足了大量工作,显著提升了服务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