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青岛大学特聘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医院院长、骨科首席专家张英泽院士与院长董蒨来到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平度院区指导工作。
上午8点,张英泽院士、院长董蒨、副院长唐立岷、骨科医院常务副院长陈伯华、创伤外科名誉主任叶发刚一行乘车到达平度院区。张院士和董院长一行首先来到第二会议室,与院区领导举行座谈。平度院区党工委书记李玉明,院长张国庆,副院长孟冬梅、姜政,院长助理李爱芹,督查专员高玉芳,创伤外科主任季爱玉等参加座谈。董蒨院长对张英泽院士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这是开业以来张院士第二次来到平度院区,并简要介绍了平度院区的情况。张英泽院士讲到,我是青大附院的一名正式员工,青岛是我的半个家,平度院区骨科也是我的科室。张英泽院士表示今后会经常到平度院区查房手术,安排自己的学生在平度院区开展课题研究,并计划在平度院区开设院士门诊,每月固定坐诊。
座谈结束后张英泽院士与院区创伤外科团队来到手术室为一名右下肢骨折患者实施微创手术。郑先生(化名)一周前从高处坠落,伤及右踝部及小腿,入院诊断为右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pilon骨折),入院时小腿及踝部肿胀明显。入院后平度院区创伤外科给予患肢石膏固定及对症处理,软组织肿胀明显消退,具备手术条件。张英泽院士亲自查房并反复阅片后制定手术治疗方案——应用双反牵引行微创复位内固定术。张院士介绍,按照过去传统的骨折治疗方法,需切开约15厘米长的大手术切口,不但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术后还可能出现骨不连,皮肤软组织坏死、感染等并发症。鉴于此,张英泽院士发明了双反牵引术,经反复改进,迄今已成功治愈千余例下肢骨折患者。在先进理念和技术的引领下,张英泽院士与院区创伤外科季爱玉主任、陈锋副主任手术团队成功为患者实施了微创手术,在闭合复位的基础上,仅通过2个3厘米的小切口,就可以置入钢板固定,手术仅需要1小时,出血20ml。
骨折微创手术有众多优点。第一,创伤小,发生软组织感染和坏死的可能性极低。第二,通过间接复位技术,不剥离骨膜,更有利于骨折愈合,可以促进患者早期功能恢复,回归社会。第三,应用双反牵引行微创手术,可极大的缩短患者的住院和手术时间。
手术结束后,张英泽院士又来到了创伤外科病房查房,询问目前科室人员组成、床位数量及业务开展情况,并来到病房耐心询问患者病情,指导管床医生做好后续医疗工作。
张英泽院士曾任河北医科大学副校长,附属第三医院院长。现任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名誉院长、河北省骨科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会长、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师协会会长。他一直致力于复杂骨折(包括关节内骨折)闭合复位微创固定的相关研究,围绕骨折复位固定领域中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在国际上率先提出骨折顺势复位理论,“顺势”主要体现在顺应人体骨与软组织的解剖特点和生理特性,对骨折进行“顺势”复位和“顺势”固定。顺势复位固定是骨折微创治疗的一种新理论和新方法,也能为广大骨科医师提供新的思路。此次手术使用的器械也是张院士40年磨一剑发明的系列“张氏牵引复位器”。
2019年,张英泽院士将自己几十年的研究成果微创保膝手术带到青岛,在青大附院崂山院区开设“骨关节炎与保膝门诊”,每周定期门诊,亲自为患者手术,造福青岛以及胶东半岛百姓。2021年,青大附院正式聘任张英泽为青大附院双聘院士、青岛大学教授,张英泽院士正式入职青大附院骨科医院院长、山东省创伤骨科研究所所长,助力青大附院的管理、临床、科研、人才培养等快速发展。张英泽院士的“微创手术”,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更要的是一种理念的变革和创新。通过与院士深入的交流、学习和合作,对于青大附院平度院区创伤外科来说,不仅仅是局限于某一台手术,而是一个整体层次的提升和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