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经历过手术的人可能一辈子也不了解麻醉医生。有人说:“麻醉医生就是给病人打一针,睡一觉”。可事实没有那么简单。麻醉的风险贯穿手术的整个过程,外科医生是治病的,麻醉医生是保命的。在手术过程中,采用什么麻醉方式、用什么麻醉药物、用多大量、怎么用,完全掌控在麻醉医生手中。“只有小的手术,没有小的麻醉。”很多情况下手术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术中大出血、大抢救。一次手术,生死之间,麻醉医生责任重大。
麻醉医生的主要职责是确保病人在无痛与安全的条件下顺利地接受手术治疗。一个优秀的麻醉医生,不仅要有娴熟的气管插管、动静脉穿刺等精细敏捷的技术,还应具备各种突发情况下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临危不惧、果断有效处置的应变能力,既要懂手术,也要懂药理、病理、生理等,麻醉医生又被称为“外科手术中的内科医生”。
现实生活中,极少有人躺在手术台上能从容淡定,更多的是焦虑、恐惧伴随着无助。手术前一天,麻醉医生会亲自到患者的病床前了解病情和身体状况,为患者讲解医疗常识和手术注意事项,帮助消除焦虑和恐惧。我们会根据每个人的病情提前制定出科学的麻醉方案和预案,保障病人的舒适与安全。
手术当天早上7:00,所有麻醉医生准时出现在手术间,把当天的麻醉药品和耗材准备好,麻醉机检查备用,并对当天的手术概况了然于胸。7:40科室交班汇报每个手术病人的基本病情和需注意事项。疑难危重病人集体讨论制定最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案。8:20进手术间准备麻醉前期工作,有效核对患者信息、桡动脉穿刺有创动脉监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等一系列操作娴熟有序,监护仪上显示出患者生命体征。然后,在不同麻醉医生的手术工作间内全身麻醉、神经阻滞麻醉、硬膜外阻滞等不同麻醉方式纷纷完成,外科医生上场。这时,麻醉医生开始全程密切观察各种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的监护仪器和监测数据:心电图、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末二氧化碳、体温、尿量、出血量及手术难易程度和手术进度等。并根据这些监测数据的变化及时调整各种药物用量,整个手术过程中,每个关键节点的麻醉药量把控都要相当准确,确保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没有太大的波动,手术进展才能顺利。病人生命体征的起伏骤升骤降,直接影响麻醉医生的血压和心率。
手术结束了,麻醉医生仍需负责患者安全苏醒,进行充分的术后镇痛,帮助患者尽快恢复。为避免出现呼吸抑制、舌后坠甚至呼吸暂停的状况出现,我们为患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将气管导管拔出,让患者与医生有良好的应答。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际上充满各种危险,很多并发症往往是在患者的苏醒期发生。苏醒后,为了让患者感到安全和放心,我们亲自将患者送回病房,看到患者和家人能够顺畅对话,我们才放心回到手术室。至此,一台手术结束。一名麻醉科医生每天要承担多台手术的麻醉工作,术者经常更换,而麻醉科医生通常要负责到底,至少需要连续十几个小时以上不间断的处理临床工作,而且不能有一丝差错,经常是饭没时间吃、水没时间喝,且每天都要重复这样高强度的工作。麻醉医生是奋战在手术室里的“无名英雄”。每例手术的成功都凝聚了他们的智慧与担当。
手术麻醉、无痛分娩、术后镇痛、疼痛干预、临终关怀、无痛胃肠镜等等,都离不开麻醉医生。随着外科手术的细分和介入治疗的发展,麻醉科成为多个专科临床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是外科治疗的枢纽科室。
平度院区自开业以来,手术量激增,其中不乏有90岁以上高龄、困难气道气管插管、小儿气管异物、重度休克状态病人的抢救等急危重症病人的麻醉工作。面对人员紧缺不足、全员常态化加班的现状,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于文刚主任的坚强领导下,麻醉科全体医护人员秉承“舒适、安全、高效、担当”的科室文化理念,攻坚克难、同心协力圆满完成了各项手术室内外的麻醉工作,实现了零投诉、零事故、高社会评价的预期目标。病人以命相托,医者以诚相助,为胶东人民解除疾患痛苦、为平度院区事业发展贡献力量---麻醉科一直在路上!